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至5年新低 业内:属正常波动

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至5年新低 业内:属正常波动


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

  10月21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7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7%),增速比1-8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连续8个月下滑,12.5%的数据也是2009年8月以来增速新低,中国房地产市场放缓已成定势。

  投资考虑因素较多致增速下滑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这一数据创下近六年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也连续8个月下滑,创5年新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已经影响到GDP的增速。

  “经过多年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房地产投资增速与GDP增速是有密切关系的,但是还是要从整体经济上来看。国家经济主体包含的不仅仅是GDP一个方面,它的实际增速将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物价、环境成本、就业等一系列的因素。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房地产投资和其他投资主体一样,都不能用永远增长,也要遵循经济学规律的。”苏州科技学院教授、苏州房地产行业协会副会长盛承懋表示。

“众所周知,房地产投资是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而对于未来预期的不明确是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原因之一。投资有风险,资金链、拿地、销售,这期间存在一系列不可预知的风险。”盛承懋说。“在宏观上,新型城镇化对于哪些城市,具体对于一、二、三线城市的影响;限贷、限购、公积金等政策宽松后,对于改善性需求的需求有多大;进城务工人员对于市场库存消化的能力大小;大学生等年轻就业群体在城市中的分布格局;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等,都会对房地产投资市场产生很大影响,而这些都是不可预计的,需要长时间的观测。”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总体来看我国的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的运行总体平稳。虽然三季度GDP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就业和物价的形势总体是稳定的,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的区间内。

  “新常态下,房地产投资出现起伏属于正常波动,一段时间内,不会对整体国民经济产生过多负面影响。”盛承懋说。

  “市场不能总是依赖政策,本质是供需”

  近一个月来,无论是苏州,还是全国房地产市场,都没有平静过。限购放松、限贷解除、公积金政策调整,一系列的救市行动让市场参与主体应接不暇。限贷放松新政执行后首周,苏州房地产市场即出现一波成交,而后此起彼伏的涨价声也随之而来。至于新政后,苏州第四季度房地产市场走向,仍然是未可预知的。

  “限购、限贷等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只是一个推动作用,实际上,本质仍然是供需。政策放松之后,据我所知,苏州有部分楼盘的销量还是可以的。市场的存量去化程度也在逐渐加大,销售量在增加。至少,我从南京得到的市场反馈是是可喜的。”盛承懋表示,“市场不能一味依赖政策(扶持),供需变化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微妙的变化。现阶段是买方市场,过一段时间说不定就是卖方市场。市场是一直处于一个长期的变化过程中的,从经济学上来讲,价格起到杠杆作用,供需是解决问题的根源。”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房地产市场也进入新常态时期。房地产市场的新常态也在影响着后市情况。而新常态将主要包括:首先是房地产供给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例如养老、旅游等新兴的房地产项目。其次是行业内部的整合,经过几年的调控,许多实力较差的企业退出市场,实力较强的房地产开发商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新常态下,开发商的思考点和开发理念也在发生转变。房地产行业已经度过了居民住房普遍短缺、企业拿地开发就能赚钱的时代,进入到居民理性消费、企业理性开发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的时代。”盛承懋表示,“如何构筑配套商业繁荣,合理购置土地,注意居住品质,这是未来开发商要思考的事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