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改革释放提速信号。
近日,在中税网税务师事务所举办的税收征管与涉税服务研讨会上,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李林军表示,今年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对个人所得税改革释放了非常强烈的信号,相关工作已经启动。
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税收征管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关于建立自然人纳税识别号、第三方向税务机关提交涉税信息的相关条款,也从征管条件上为个税改革亮起绿灯。
个人所得税改革酝酿多年,改革方向和思路已基本清晰,就是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大树对记者表示,目前分类征收个人所得税主要是为了降低征收成本,方便税务机关取得收入,改革后应该更多体现税负公平,改变个人所得税沦为工薪阶层所得税,高收入群体税负反而较低的情况。
因此,他呼吁个人所得税应按年计征,按家庭申报,甚至应直接改成综合征收模式。
改革启动
个税改革终于要走出不断上调“起征点”的死胡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改革今年将启动。
在上述研讨会上,李林军对国税总局局长王军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做了详细解读。在他看来王军对于2015年税务工作的部署,“释放的个税改革的信号已非常强烈。”
他表示,王军在会上提出了2015年十项重点工作,其中第二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税。具体内容包括,扎实推进税收征管法的修订,同时抓紧起草税收征管法实施条例,与有关部门一起推进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立法以及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
此外,第七项工作是大力实施信息管税,首次提出要研究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新版软件。“也就是说个税修法改革将加快,征收软件系统要跟上。”李林军称。
而在稍早之前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表示,2015年将抓紧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关工作,研究提出改革方案。
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我国个税实行分类征收。目前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分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等11类,分别对应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额(免征额)。
目前工薪所得税代扣代缴,征管比较到位,其他收入尤其是偶然发生的财产性收入征管相对薄弱,客观上造成了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缴税较多,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较少的问题,个税因此常常被诟病为工资税。
王大树举例说,如果你一个月月薪是10万,个税税率高达45%,由企业代扣一分钱不能少,而一些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股票,收入动辄上亿元,却可以通过税收筹划做到5%-10%的税率,包括一些炒房者,获益不菲,也只有20%的税率。
财政部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5820亿元,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收入为3577亿元,占61.4%,2013年这一比重上升为62.6%。
对于分类征收的优缺点,中税网税务师事务所总裁王冬生与王大树持同样态度,他认为造成税负不公还有费用扣除设计不合理的因素。“比如有两个纳税人,月工资都是两万块钱,按目前的分类税制缴的税是一样多的,但这两个人的家庭负担支出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王冬生说。
有媒体援引财政部人士消息称,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已经敲定,将分四步走,包括合并部分税目、完善税前扣除、适时引入家庭支出申报制度、优化税率结构等。
扩大覆盖面
从国际上看,个人所得税按照征收方式可分为综合税制、分类税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三种类型。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采用综合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而采用分类税制的国家已经很少,只有中国和非洲、西亚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事实上,早在2003年,个人所得税便已确定了改革方向,即要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之路。2006年,这个改革方向还被写入了“十一五”规划。
王冬生认为个税改革的难度依然很大,对税务局的征管能力要求很高,“在税制设计上,哪些项目纳入费用扣除,扣除额度多少,设计起来也非常复杂。”他说。
由于改革迟迟没有进展,同时,对个税扣除标准缺乏动态管理,没有与物价指数、平均工资水平的上升实行挂钩,导致提高个税“起征点”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2011年9月1日,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次提高个税免征额,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免征额的提高意味着工薪收入者纳税面的缩减。据官方测算,个税纳税人占工薪收入者比例由此前的28%下降到约7.7%,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少至约2400万人。
王大树表示,3500元的免征额已经高于当年的全国平均工资,意味着一半以上的人不用纳税。起征点越来越高,缴个税的人越来越少,再走下去就是死胡同。“改变这种局面应该把11类税目统统汇集起来合并计税,并考虑家庭负担抵扣因素,按家庭净所得累进征收。”
楼继伟也早在2013年就表示,为体现公平,个税将改成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税制,纳税的覆盖面会扩大,抵扣因素也扩大,如赡养因素、住房按揭贷款都要计算进去。同时,纳税覆盖程度要扩大2400万,将来可能4800万。
而李林军预计,改革后个税纳税人数量将远远超过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目前企业做了税务登记的是4000万家,自然人如果全面自主申报的话,预计在3亿人以上,将对税务中介服务产生极大的需求。
王大树对个税改革态度相对乐观。他认为,改革后的征管难度并非不能克服,在电脑和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之间信息联网也比较容易,只要下定决心都是可以解决的。“主要是税务机关担心工作量增大,但如果参照企业所得税改成按年征收年底核算清缴,也不会增加太多工作量。”
地方救楼市:政府不余遗力 该用的招都已经用了
“该用的招都用了”地方救楼市再出发
虽然2014年末全国多地楼市出现“翘尾”,但这仍然无法掩盖市场整体低迷的现实,新年伊始,地方政府再次出手救市。
进入新年的短短20多天中,已有绍兴市、厦门市以及四川省出台了楼市救市政策,其中浙江省绍兴的“微刺激”主要以购房税收补贴为主,而厦门和四川省则集中在清理楼市的行政干预、全面取消限购。
与此同时,中央层面也为地方尽可能提供政策“方便”。日前,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提出,房地产库存高企的三四线城市,再盖新楼进行整体安置已没必要,住建部拟出台收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指导意见。
“住建部此举主要是为了督促存量较高的城市消化库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由于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仍处于下行通道中,因此今年地方救市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些城市地方政府救市措施会更加多样,力度也将比去年要大。”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救楼市上,地方政府不遗余力,该用的招都用了。
救市冲动强烈
按照绍兴市公布的房产新政,从今年2月15日起在绍兴将实行包括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优惠政策。其中最具操作性的,是购房者在政策有效期间购房,可获得房款成交计税价0.8%的税收补贴。以总价100万元的住房为例,无论是新房或二手房,都可获得8000元税收补贴。
“购房可获税收补贴的文件已经公布,即将实施。提高公积金贷款等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绍兴市政府研究室一位副主任告诉记者。
绍兴市住建局办公室周主任向记者表示,此次出台的政策主要是通过房产交易税收额度的补贴来减轻购房者负担,而不是由地方政府出资直接进行财政补贴。“我们还要会同税务部门联合执行,因为税费减免的对接部门是税务局。”周主任表示。
与此前相传的版本相比,绍兴现在出台政策的力度并不大。
去年12月绍兴当地曾传出消息,绍兴准备对购房者进行适度财政补贴以刺激住房消费。此外,当地市场还有消息称,为减轻开发商压力,可放宽开发商土地款支付的期限,楼盘开发可采取分期开发、分期验收的方式。
“目前还不好说未来会不会出其他方面的政策,部分文件可能已经在调研或起草的过程中,目前还没有出来,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周主任如是说。
新年伊始就开始救市,与绍兴地产低迷有直接关系。据绍兴市房地产信息网统计数据,2014年12月绍兴商品住宅成交848套,环比下降7.3%。而这样的“成绩”,也是开发商以价换量的结果。
“目前开发商促销力度很大,现在不少开发商是贴着成本卖房或者半价卖房。”中国指数研究院杭州首席分析师高院生表示,在房价虚高的情况下,今年绍兴房价仍可能继续回调。
去年8月份绍兴曾出台过11条救市措施,其中甚至还包括要求商业银行加快对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发放速度等细则,被业内评价为“最无底线的救市”。但绍兴当地人士告诉记者,这些政策的效果很有限。
“去年出的政策主要是放开限购限贷,但当地楼盘的销售业绩仍然不景气,尤其是当地开发商和购房者都看空今年楼市,政府的土地也卖得不好。”中国指数研究院一位分析师说。
中央与地方“联手”
进入2015年就“着急”启动救市的并非只有绍兴一地。
1月20日,四川省住建厅发布消息,称将对省内地方住房政策进行集中清理,全面取消限购、限价等行政干预政策。此前,厦门也宣布从1月16日起全面取消岛内限购。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向记者表示,从去年来看,限购限贷退出后,楼市成交没有从根本上好转。“为保证土地收入及地方经济增长,今年会有更多地方政府采取更大幅度的税收减免等措施,千方百计来刺激地方楼市增长。”
为此,中央也不得不“帮把手”。按照住建部刚刚出台的新政显示,今年住建部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的主要工作之一,就将集中在“督促存量较高的城市出台将商品房转化为安置房的支持措施”。这样一来,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及棚改房源将不再局限于政府主导建设,政府可通过资金补贴的方式实现保障;另一方面这样做也能够有效帮助三四线城市去库存。
据一份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35个主要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81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4%。其中,29个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增长现象。
高力国际研究部董事谢靖宇认为,由于三四线城市库存量仍较大,开发商已经逐步放缓了在三四线城市的投资。为吸引投资,各地政府还将延续去年的救市计划,今年继续出台各种不同层面的救市政策。
另据统计,去年仅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城市就超过了20个,包括北京、佛山、六安、铜陵、宣城。而成都、包头、宁波、广州、南昌、绍兴超过10个城市在交易契税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免;其中河北在全省对购房契税进行部分减免或全部减免。
“与去年主要围绕放开限购、提高公积金贷款有所不同,今年地方政府的救市举措,会集中在税收减免、购房补贴、放宽对开发商土地款支付期限等效果更明显的环节。”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黄瑜在2015年中指房地产年度趋势论坛上向记者表示,地方政府救市的决心之大,甚至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